在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用鱟試驗方法檢測內毒素首先在藥品管理上逐漸取代了熱原檢測,美國是發明鱟試劑和最先建立鱟試驗方法的國家。
1956年,美國動物學家Bang發表了論文——“鱟的一種細菌性疾病",闡述了細菌內毒素使鱟血凝固的現象;1964年,Bang和Levin提出了鱟血凝集的初步機制;1968年,Bang和Levin又建立了鱟試驗檢測內毒素的凝膠法,從而在藥物的檢測及臨床醫學上進行了研究和應用;在臨床上,20世紀70年代初期即已開始在內科領域中對內毒素進行研究。實驗研究認為,肝臟對內毒素的處理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肝臟受損,腸內內毒素進入體循環。內毒素與腸的關系密切,尤其是在肝硬化伴有腹水所致的內毒素血癥。
1973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認可鱟試劑為一種生物制品;1978年,日本Harada首先創用基質顯色法對內毒素進行定量測定成功。基質顯色法與凝膠法一樣,均利用鱟血變形細胞裂解物中含有被微量內毒素激活的凝固系統設計而成。1980年,FDA發布用鱟試劑來檢測人用和獸用注射藥成品的內毒素;同年,《美國藥典》收載細菌內毒素檢測法,但在藥典各品種正文中未涉及;1983年,《美國藥典》第Ⅰ版第四增補本規定了用細菌內毒素檢測取代5種水和40種放射性藥品的熱原檢查。1987年,美國FDA在《鱟試劑檢查人用和獸用注射藥成品內毒素的準則》中制訂了細菌內毒素定量測定法的指導原則,并在1991年對動態法進行了相應的補充規定;1991年《美國藥典》第Ⅱ版第五增補本規定了185種藥品以細菌內毒素檢查取代熱原檢查;1995年,《美國藥典》第Ⅲ版規定了471種藥品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檢查,保留熱原檢查的藥品不足40種。目前,《英國藥典》1999年版及《日本藥典》2000年版均制訂了細菌內毒素定量測定法的指導原則。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鱟試劑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1975~1982年是我國鱟試劑的試制階段,當時由于缺乏標準研究基礎,沒有較為統一的實驗方法準則,因此在內毒素檢測應用上比國外稍晚了一步。1983年,衛生部授權國家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組織全國范圍的大輸液及放射性藥品用鱟試劑檢測的協作研究;1988年,衛生部頒布了細菌內毒素檢測法(凝膠法),允許4種藥品使用細菌內毒素檢測法初檢;1993年,《中國藥典》第五版第二增補本收載了細菌內毒素檢測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種正文;1995年,《中國藥典》第六版二部附錄收載了經修訂的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正文規定對注射用水等5種常用藥品和9種放射性藥品用細菌內毒素檢查取代了熱原檢查(其中濃度為5%及10%的葡萄糖注射液是后來發通知補充的);1995年,《中國藥典細菌內毒素檢查法實施會議紀要》提出,爭取在3~5年內將我國上百種藥品由熱原檢查改為細菌內毒素檢查(凝膠法)。
2000年版的《中國藥典》收載的藥品品種較1995年版有了明顯增加,已由原來局限的5種大輸液和9種放射藥品共14個品種擴大到67個品種,其中抗生素29種、化學藥品10種、生化藥品9種、放射藥品19種,并制訂了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應用指導原則,其中規定應用凝膠法的同時可做定量法(終點濁度法、終止顯色基質法及動態顯色基質法)予以參比。
國內在1980年開始應用鱟試劑做臨床有關疾病的檢測;于1985年開始應用定量法(基質顯色法)檢查血液、尿液、腦脊液、腹水及生物制品中的微量內毒素。
如今,《中國藥典》中的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不斷完善,《中國藥典》2025年版將在2023年11月7-9號對編制進展和擬增修訂共性標準內容進行介紹和解讀,讓我們拭目以待。